10月23日,第20届中国(北京)国际大学生动画节在北京举行。我校数字艺术与传媒学院23级设计学专业动漫艺术方向研究生闫景林(导师:顾群业)创作的动画作品《与1945交手》入围“白杨奖”智能影像短片,并在中国传媒大学进行展映。



此次[Aniwow!2025]第20届中国(北京)国际大学生动画节竞赛单元由动画类、漫画与绘本类、数字艺术类、数字游戏类四部分组成,收到了来自全球25个国家、120所高校的817部优秀作品。“白杨奖”入围智能影像短片有9部参与动画节展映。分别于10月24日15:30-17:00、10月25日9:00-12:00、10月26日18:00-21:00在中国传媒大学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323报告厅进行展映。

《与1945交手》是为纪念中国抗战胜利 80 周年创作的主题曲动画 MV,是目前全网首支采用全流程人工智能技术制作的木刻版画风格的动画 MV 。同名主题曲《与1945交手》也已经在今年8月发行了个人专辑,目前可在酷狗、酷我、QQ音乐平台上播放。《与1945交手》同时也是闫景林参加国家艺术基金 2025 年度艺术人才培训项目“纪念抗战胜利 80 周年主题动画创作人才培训项目”的结项作品。

采用木刻版画风格制作的原因是木刻艺术作为战时视觉美学的核心载体,其刀锋镌刻的不仅是历史现场更凝聚着民族精神的视觉基因。木刻版画作为历史视觉基因的载体,其强烈的“刀味木味”美学承载抗战精神符号,黑白对比的视觉修辞契合抗战主题叙事张力。抗战胜利八十周年作为中华民族集体记忆谱系中的关键历史坐标,不仅承载着重构国家叙事、凝聚民族认同的仪式功能,更在代际更迭与媒介转型的双重语境下,成为检验历史记忆传承效能与艺术创新路径的战略性场域。抗战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八十周年作为中华民族精神谱系的关键节点,承载着重构历史记忆、强化文化认同的时代使命。在代际更迭引发记忆断层与数智技术重塑传播生态的背景下,如何通过创新性叙事策略实现历史主题的有效传达,成为亟待解决的核心问题。


(初审 王皎,复审 张光帅,终审 吴向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