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院简介 学科建设 学术交流 管理队伍 党群工作 学团工作 就业工作


艺术启新程 | 数字艺术与传媒学院2025届本科优秀毕业设计作品赏析(二十)


作品名称:《腊八家书》

指导老师:宋晓军

作品简介:作品以一位父亲每天为女儿写一封家书的角度展开,描绘女儿从出生到一周岁的变化以及父亲的心情,一家人生活中的温情画面等来展现父亲对女儿的爱。

作者  徐缘

制作过程

1. 作者阐述

通过网络调研与现实群体的采访和调查,我关注到有很大一部分人群存在亲情关系淡漠、表达欲降低、与家人出现矛盾时发现无法进行有效沟通等社会家庭关系问题。对这一现状进行了多方面的追本溯源之后,我了解到,因为年龄跨越与时代进步,许多家庭的子女会感到无法与父母交流,无法被理解等想法,双方对其解决方法也是有心无力,即使有难言的苦衷与想法却无法坦然的面对面提出。

同时,我注意到家书这一传统文化的兴衰历程,不难发现它与社会发展的进程有着很大的联系。但家书文化的内核始终与人类对于情感连接的本能渴望紧密相关,家书文化的存续也更需要让新时代的数字工具与新型媒介去接力手写的温度。在本作品中,我思及社会现状,发挥专业特色,进行了将家书改编与插画相结合成为绘本家书的创作。

2. 选题思路

我在机缘巧合下了解到一个微信公众号,作者是一名父亲,有一个即将两岁的女儿。这位父亲在女儿出生前收到了一份台历明信片的新年礼物,由此启发他做了一个决定---从那天开始每天给女儿写一份家书,既是迎接女儿的出生,也作为自己与年幼女儿对话的媒介,而他也真的履行了这个给女儿的第一个承诺,至今也还在坚持这个让他幸福的决定。起初知道这个故事,我的第一个反应是震惊,这是一个这样慢节奏,充满着父爱与家庭温情的行为。但每天一封的家书又让我好奇,这位父亲可以写些什么?会写些什么?这样的想法促使我去细细读了部分家书,在充分了解了这个脉络简单而感情丰富的故事后,我也决定将这个故事改编并绘制作为我的毕业设计作品。

3. 制作感悟

纵观整个作品创作过程,从一开始的初步构想再到开始创作,遇到困难和效果不佳等情况,在克服和修改的过程中,也无形中提高了我对绘本绘制工作的理解和掌握程度,最后完整的呈现出了我的毕业作品。

这一次创作也让我对绘本和插画工作有了新的感悟和想法,这也将激励我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坚持本心,砥砺前行。同时,因为我的选题,对于家书的插画改编,让我对这一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认知,在前期调查了解中也更了解了当代家庭生活所面临的一些问题。

我始终相信,艺术来源于生活且服务于生活。在之后的工作与人生路程中,我也将坚信这一理念,将自己的艺术创作立足于现实,扎根于生活。

剧照:

(初审 郑琳,复审 张光帅,终审 吴向阳)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数字艺术与传媒学院  学院VI下载
    TEL:0531-89626377 FAX:0531-89626377